近日,過程工程所牽頭研發的“球團煙氣嵌入式SNCR(選擇性非催化還原)耦合梯級氧化-吸收脫硝技術”在河鋼唐鋼青龍爐料廠200萬噸/年球團産線成功投用。該技術的應用實現了“單一汙染物控制”向“多汙染物協同控制”的升級,球團煙氣中氮氧化物(NOx)排放濃度低于30mg/Nm3,優于國家最新超低排放限值(50mg/Nm3)。其與現有脫硫塔的高度匹配及利用,相較于中低溫SCR脫硝技術,預計每年可爲河鋼唐鋼節省1500萬元的運行費用。系統目前運行穩定。
在鋼鐵生産過程中,球團礦是主要的鐵前原料。相較于燒結礦,球團礦具有噸礦煙氣量小、硫硝排放量低等優點,需求量逐年增加,實現球團煙氣超低排放對我國鋼鐵行業綠色發展具有关键意義。在球團煙氣多汙染物控制技術中,顆粒物和二氧化硫(SO2)均可通過現有汙控設施升級來滿足控制需求,但對于NOx的排放,則存在系統匹配差、運行費用高等難題。因此,亟需開發契合球團煙氣特征的NOx超低排放技術。
依托“十三五”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“鋼鐵行業多工序多汙染物協同控制技術”,過程工程所聯合河鋼集團等研發了“球團煙氣嵌入式SNCR耦合梯級氧化-吸收脫硝技術”。該技術實現了三方面突破:一是改進生産工藝,實現環保升級。針對球團産線生産設備特征,在預熱II段嵌入式SNCR,實現總NOx減量,大幅降低末端脫硝負荷;二是創新性地提出“梯級工藝理念”。突破傳統單級氧化法N2O5生成效率低、吸收系統匹配性差的難題,研制出擾流式臭氧分布器、母管制氧化風定量分配系統、梯級氧化産物調控協同吸收系統,大幅提升了脫硝效率;三是實現低成本超低排放。據河鋼唐鋼青龍爐料廠運行測算,新技術應用後每噸球團礦脫硝運行費用約爲4元,是現行中低溫SCR(選擇性催化還原)脫硝技術的1/3~1/2 。
該示範工程的穩定運行表明了技術路線的合理性,具有工程産業化的實踐推廣性和示範性,是球團煙氣超低排放技術的一大創新,爲我國鋼鐵産業環保升級和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。

河鋼唐鋼球團煙氣NOx超低排放示範工程
(環境清潔技術課題組)